查看原文
其他

揭秘NWU阅读大数据 | 借阅排行、读书之星、热词检索,都在这里~

爱读书的 西北大学 2021-12-27

4.23世界读书日将近

西北大学图书馆联合新媒体中心发布

“图书馆阅读大数据”

跟着“官微菌”来看一看NWUers一年来的

读书高光时刻

热门图书借阅榜单

想知道各个类别的借阅排行吗?
想知道大神们都在看什么书吗?

快点击收藏!


读书之星

图书馆根据一年来的书籍借阅量

评选出了五名“读书之星”



吴海峰 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

“读书是我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

知晓自己借阅书籍数量的时候,吴海峰也很吃惊,他说:“我只是经常在图书馆看到一些新书便会借阅回去,有些书会仔细精读,有些书只翻看略读,看一下目录、序、后记等部分,一天便可读完几本。”吴海峰的博士研究方向是宋史,便会比较频繁地借阅宋史相关的专著和古籍,反复借阅也是借阅数量高的原因之一。读书这件事一直是吴海峰的兴趣所在,他本科期间便购买了四五百本书,研究生时期更甚。读书很大程度上占据了他生活的“半壁江山”。

年幼时,吴海峰就酷爱读书,童年的广泛阅读也是促使他学习历史的原因之一。他喜欢泡在各种图书馆和新华书店里,浸在书籍之中汲取着知识。他开玩笑道,在新华书店待久了,对书籍的熟悉程度甚至超过了店员,还常常会帮助店家做一些导购的工作。

(吴海峰的书柜一角)

随着阅读电子化的推广,吴海峰也会较多地采用电子阅读的方式。他认为,电子书虽然在阅读体验上可能尚有欠缺,但在藏书上更加的便捷,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是一个藏书家。

吴海峰说,读书或许不能立竿见影地获得收益,但却能拓宽自己的思维广度。

刘国斌 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读书读的其实是一种思想上的东西”

谈及这一年借阅书籍的时候,刘国斌说,他借书以经济类的专业书籍为主,不过在空余时间还会阅读一些趣味数学及带有哲学意味的书籍。如果说本科期间他的读书是涉猎广的话,上研究生之后便是更加地专一。他说:“做研究的话,多读文献会受到一些启发,书中的思想也会对你做研究有帮助,本科生的话还是看自己的兴趣爱好。”

刘国斌觉得读书还是需要一些方法,很多时候也要择取重点阅读,而不是所有书籍都通读精读。

刘国斌曾工作了几年时光,即使在工作期间,他仍然没有放弃坚持读书。当他谈起在深圳工作的时候,他称道的并不是深圳都市的繁华,而是良好的基础图书馆建设和方便的馆内书籍互联互通。

最喜欢阅读《红楼梦》的刘国斌说读书给他带来的很大助益是在思想上的精进。他认为读书其实是在阅读书中寄存的其他人的思想,你的所得就是你的感悟,你能悟到的东西可能比做的更深刻。读书也有可能是一种启发,启发你去思考,可以让你的思想更深刻。一旦接收了书中的一些思想,或许也能用另一个新视角去看待问题。

 毛孟启  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读书让我每日都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当毛孟启谈起这一年来的庞大借阅量时,他总是归结于自己的专业和对书籍的纯粹热爱。他认为人文社科的研究若缺少阅读与积累的话便有可能流于空疏,这也使得他宿舍里的书多到“难以立足”。他的研究方向是中国古典文学文献与现代中国学术史,所以借阅的书籍大多也来自这个方面,尤其是晚清民国以来的学人论著,如梁启超、王国维、胡适、陈寅恪等先生的文集与相关的研究。在课余生活中,他同样也喜欢看一些消遣性的书籍,比如学人的随笔、回忆录等。

在这个电子书流行的时代,毛孟启却仍然偏好纸质书的阅读。他认为,纸质书有一种物质性,把书籍拿在手中时会感受到书的分量,促使他善加阅读与利用。

毛孟启对书的纯粹喜爱其实从小便有了,他的母亲就是读中文系出身,家里略有藏书。阅读的爱好让他获得了很多东西,也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同伴。他之前办过一个读书会,叫“西望读书会”,群里有西大,也有陕师大等学校的同学,大家定期分享图书体会。他觉得读书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一个强烈的塑造作用,让他每日都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而他的专业古典文献学,既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研究与发扬,也是他的兴趣与志向所在。

 刘超  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是读过的每一本书,才能成就今天的自己”

刘超从小便喜欢读一些文学类书籍,这一年来借阅的比较多的还是文学历史类书籍。他觉得看小说就和看电影一样,是一种放松娱乐的方式,每一次阅读也能让他从书籍中获得更多的体悟。本科期间刘超学习的是管理学专业,兴趣使然,如今的他成为了一名文学院的研究生。

刘超在阅读的时候还喜欢做读书笔记以及写读书感想。本科期间,他习惯记日记、每月也会做读书小结,坚持了两年时间。刘超对阅读环境也有一定要求,他倾向于一个舒适的阅读环境,比如一个舒适的沙发,一个种植满花草、氛围优美的环境。而在电子化时代,他还是更喜欢阅读纸质书,他认为阅读电子书缺少一种归属感和拥有感。刘超说:“读书的乐趣主要是那种你从购买拿到书到逐步阅读的一个过程,就像一位老朋友,那种时间的积累会给自己带来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刘超最喜欢的一本书)

当谈及阅读带来的助益时,他认为不能单纯的看某一本书,读过所有的书,才能成就今天的你。


王坤泽 地质学系本科生

“读书就像一场永无回应的单相思”

作为本次读书之星中唯一入选的本科生,提及阅读书籍,王坤泽直言是为了研究。他一直认为地质学这门自然科学,与我国许多的古文典籍都息息相关,比如《尚书》当中的禹贡篇。禹贡篇中关于大禹治水的讨论一直让王坤泽沉醉,这也促使他在图书馆里寻找阅读各类全球变化相关著作以及相关研究,比如竺可桢先生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初步研究》,顾颉刚先生、李仪祉先生的论述等。

作为一名工科生,王坤泽对历史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经常抽空去历史学院听专业课和讲座,他的学术研究也深受历史学方法的影响,他在旁听历史学院《中国书籍史》时被目录学的方法所吸引,因此拜读了余嘉锡先生的《目录学发微》。他认为历史学与地质学有着很大的交叉研究价值,全球变化的研究之中存在着很多历史学家与地质学家的互相引用的现象,但引用相对割裂,所以寻求这些材料的统合也是他的研究目标之一。

(王坤泽展示“中国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表)

最开始读一些晦涩难懂的著作时,王坤泽会采用抄读的方式。大三出野外实践时,他便将《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与《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对照总结,对成了一个大大的成稿。这种仔细的读书方式也让他成为了南北校区两个图书馆的常客,也使他对于相关书籍的存放位置烂熟于心。王坤泽说,读书就像一场永无回应的单相思,书中再简单的材料也能够抓挠着他,吸引着他去阅读更多旁证,在书上寥寥几个字中辗转徘徊,缠绵一生。

世界读书日当天

西北大学南北校区图书馆

将在线下发放千余张定制明信片

更有特色4·23纪念章等你打卡加盖!

注:4月23日入馆的读者在各阅览室即可免费领取明信片并加盖馆章哦~

“书山有路勤为径”

希望NWUers都能够

在书籍里汲取到知识

让淡淡的墨香为人生增色


更多精彩,不容错过~

定格NWU春日美好,西大玉兰文创礼包来啦!(内含惊喜抽奖)

助力碳达峰,目标碳中和 |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高级培训班暨产业研讨会在西北大学举办

西北大学2021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发布!计划招生140人,涵盖17个专业(类)
维护国家安全,我们西大人责无旁贷!
三月三、着汉服、游西大!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其中四项为西大校友主持!

素材来源/ 图书馆文&编/ 杨君鹏 设计/ 陈晓雪 陈明阁  图/ 杨君鹏 部分来自于受访者录音整理/ 杨君鹏 李卓 责编/ 魏梦鸽


为爱读书的NWUers点亮在看吧!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